日期: 2018-09-22 浏览: 20572
埋线的定义与发展:
埋线,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。它以中医学的脏腑、气血、经络理论为基础,把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,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。
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,是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。这种手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,经过近50年的发展,埋线疗法的适用范围已逐渐扩大至内外妇儿,有效率接近90%。
埋线的特点:
相对于体针留针得气,穴位埋线相当于24小时留针,延长针效时间,可大大节约患者时间。除了上述外,还有以下特点。
以线代针,效集多法
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、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,它融合了针刺、疗法、放血疗法,亦有长时间留针的作用。
刺激持久,祛顽疗固
穴位埋线疗法以线代针,埋入穴内,慢慢软化、分解、液化、吸收,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。因此,临床对慢性疾病埋线治疗,往往取得满意疗效。
注重敏感穴,多选特定穴
敏感穴位是机体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上的反应点,为邪气在经脉中聚汇搏结之所,能较准确地反应疾病情况。在这些穴位进行埋线治疗疾病,往往有较高疗效。
诊次稀疏,操作简便
羊肠线在体内一般在半个月才能被吸收,所以大大延长了治疗的周期,并且操作简便,治疗快捷,随治随走,减轻了患者的痛苦。
埋线的适应症:
埋线疗法适应证甚广,根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实践,将适应证大致归类如下:
一.各种疼痛性疾病:神经性头痛,如头痛、偏头痛、肋间神经痛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,以及急慢性腰背肌肉劳损所致的疼痛等。
二.各种功能紊乱性疾病:眩晕、原发性高血压、多汗、胃肠功能紊乱、神经衰弱、失眠、月经不调、阳痿、遗精、性功能紊乱、营养不良及咽喉异常感等。
三.各种慢性疾病: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慢性肠炎、慢性肝炎、中风偏瘫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荨麻疹、银屑病、神经性皮炎等
四.其他:单纯性肥胖、腰部肥胖症、黄褐斑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