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 2020-01-09 浏览: 11596
在日常生活中,部分人经常会有眩晕的情况,抬头晕、低头晕、起床时晕、睡觉躺下也晕。
当心!这可能不是因为没有休息好,而是耳朵里边的“耳石”没有归位,俗称”耳石症”。
耳朵里还有“石头”?
其实,“耳石”非“耳屎”。耳石症,学名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PPV)”。
耳石是附着在内耳半规管壶腹的微小颗粒,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当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在半规管淋巴液中“游来游去”便会引起眩晕。
至于耳石为何会脱落,其病因难以明确,可能与头部外伤或内耳血循环障碍等因素相关。
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在突然改变头位时诱发强烈的旋转性眩晕(如:起身时、卧倒时、翻身时、转头时),患者常感周围物体或自身天旋地转,往往数秒后就消失,很少超过一分钟。除了眩晕,患者还会伴有眼震及恶心、呕吐。眩晕发作后可有头重脚轻、漂浮感和不稳定感。
耳石症严重吗?
耳石症的全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PPV),是所有眩晕疾病里最常见的疾病。
我们从名字便可了解它的几个特点。
良性:即疾病不会导致生命危险,大多数病人可在数天或数周自愈。
阵发性:发病时间短,眩晕可持续数秒到数十秒,一般在 1 分钟之内会消失;不过这个眩晕可多次发作,基本是由于头的位置改变(如低头、抬头、转头等)诱发。
位置性:多在左右翻身、躺下坐起、低头仰头时出现。有的病人在急性期内,睡觉时只敢枕在左侧,只要转到右侧就会发作,可见它的发作和头的位置改变明显相关。
眩晕:发作时,感觉周围静止的物体动起来,或感觉自己转动起来,有的病人自己会说像坐船一样,通常还会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心慌、甚至想去解大便等不舒服的感觉。
耳石症如何诊断?
我院眼耳鼻喉科门诊引进丹麦尔听美眼震电图仪,采用Franchze眼镜,不仅可以使患者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,消除固视造成的眼震抑制,同时,也可以放大眼震便于观察 。而且,不受体位和光线的影响,又便于进行定量分析 。
耳石症该怎么治疗呢?
目前对于耳石症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。
1、手法复位
2、药物治疗
注意!:切忌自行复位,错误的方法和粗暴动作可能导致患者眩晕加重,对于有颈椎病的患者,还可能导致瘫痪,甚至危及生命。
详情请咨询我院眼耳鼻喉科,联系电话:0898-62826659
耳石复位后的注意事项
1、复位后3天内采取高枕卧位(头抬高30度),健侧卧位或平卧位,3天后恢复正常卧位。
2、避免头部剧烈运动(如跳绳、打球、仰卧起坐、颈部按摩)。
3、多饮水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。
4、复位后有走路不稳,轻度眩晕、恶心呕吐等反应,系耳石刺激的残留症状,一般会随时间推移消失,个别患者复位后出现其他症状,请及时就诊。
5、复位后遵医嘱服用药物。
6、90%以上的患者可一次复位,少数患者需多次复位,偶有复发时再次复位仍有效。